手機微信同號:18922813689
寶安: 0755-26465862
地址: 寶安區(qū)前進二路西鄉(xiāng)莊園B座8樓
福田: 0755-88827896
地址: 福田區(qū)新州區(qū)新州花園806室
羅湖: 0755-88826576
地址: 羅湖區(qū)新秀路黃貝嶺商城2棟903室
南山: 0755-26465862
地址: 南山區(qū)桃源路金桃源大廈1803室
龍崗: 0755-89807658
地址: 龍崗區(qū)平湖新木村村委旁
龍華: 0755-89806078
地址: 寶安區(qū)龍華鎮(zhèn)硅谷大廈1603室
鹽田: 0755-89807658
地址: 鹽田區(qū)沙頭角梧桐路2866號
傳真: 0755-88826576
QQ : 2540981015
微信: 18922813689
郵箱: 2540981015@qq.com
網(wǎng)址:http://www.jessicamorsestories.com
公商注冊號:440301118289313
納稅人識別號: 44030500DK00635
統(tǒng)一社會信用代碼: 91440300MA5DQJ6K3W
開戶許可證 :核準(zhǔn)號:J584040163236601
權(quán)謀殘卷
作 者: 張居正
張居正(1525年-1582年),字叔大,號太岳,幼名張白圭,湖廣荊州衛(wèi)(湖北省荊州市)軍籍。生于江陵縣(荊州),故稱之“張江陵”。明朝政治家,改革家,內(nèi)閣首輔,輔佐萬歷皇帝朱翊鈞進行“萬歷新政”,史稱“張居正改革”。
《權(quán)謀殘卷》是明代張居正所作的一部權(quán)謀類著作,共分為十三卷。聽其言而觀其行,觀其色而究其實。 察者智,不察者迷;明察,進可以全國,退可以保身。君子宜惕然。
書名 權(quán)謀殘卷
目錄
1 作者簡介
2 內(nèi)容簡介
3 原文內(nèi)容
▪ 智察卷一
▪ 籌謀卷二
▪ 用人卷三
▪ 事上卷四
▪ 避禍卷五
▪ 度勢卷六
▪ 功心卷七
▪ 權(quán)奇卷八
▪ 謬數(shù)卷九
▪ 機變卷十
▪ 諷諫卷十一
▪ 中傷卷十二
▪ 美色卷十三
4 原文注譯
作者簡介
張居正,號太岳,七歲通六經(jīng)大義,16歲中舉人,而后熟讀經(jīng)史,指導(dǎo)皇帝,幾乎憑一人之力實現(xiàn)了明代中興,成為西方政治家與歷史關(guān)注的“中國經(jīng)濟第一人”。他靠滿腹權(quán)謀智慧,得中國第一宰相美譽。半部殘書《權(quán)謀殘卷》,證明其“宰相之杰”的稱號實非虛言。
內(nèi)容簡介
半部殘書,一代名相;十年崢嶸,千年權(quán)謀。本書是一代名相張居正對權(quán)謀之術(shù)的所思所悟。
權(quán)謀之術(shù)無所不在,大人物深入研究卻閉口不說,從不將心得秘密輕易示人……,這是幾千年權(quán)謀術(shù)盛行而權(quán)謀著述卻極少的秘密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原文注譯
【智察卷一】
月暈而風(fēng),礎(chǔ)潤而雨,人事雖殊,其理一也。惟善察者能見微知著。
1.譯文:月亮出現(xiàn)暈就會刮風(fēng),柱石一旦濕潤就要下雨,人間事情雖然不一樣,但是原理相同。只有善于觀察事情本質(zhì)的人才能夠從細節(jié)發(fā)現(xiàn)事情的本質(zhì)。
不察,何以燭情照奸?察然后知真?zhèn),辨虛實。夫察而后明,明而斷之、伐之,事方可圖。察之不明,舉之不顯。
2.譯文:不明察周圍的事物,怎么能夠發(fā)現(xiàn)隱藏的人情世故和虛偽小人的行徑呢?只有明察而后才能夠知曉事情的真假,明辨虛實。明察之后就能夠清楚事情真相,清楚事情真相以后才能夠抉擇,處理事情,目的才可以實現(xiàn)。不能夠明察秋毫,做事就不會有什么成果。
聽其言而觀其行,觀其色而究其實。
3.譯文:聽一個人怎么說而后拿他的言論界和他的行動去考察他,觀看他的神色而后發(fā)現(xiàn)事情的真相。
察者智,不察者迷。明察,進可以全國;退可以保身。君子宜惕然。
4.譯文:明察秋毫的人是明知的人,不能夠明察秋毫的人,就會遇事迷惑。洞察先機的人在國家能夠使國家強盛,與自身可以保全自己。君子在明察這件事情上面應(yīng)該有足夠的重視。
察不明則奸佞生,奸佞生則賢人去,賢人去則國不舉,國不舉,必殆,殆則危矣。
5.譯文:不能夠看清問題的本質(zhì)身邊的人就會乘機迷惑自己(出現(xiàn)奸佞之人),出現(xiàn)奸佞的人那么身邊的賢能之士就會離開,賢能的人離開那么國家就不會興盛,國家不興旺當(dāng)然就要衰敗,必定走向滅亡,這樣就危險了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籌謀卷二】
君子謀國,而小人謀身。謀國者,先憂天下;謀己者,先利自身。蓋智者所圖者遠,所謀者深。惟其深遠,方能順天應(yīng)人。
6.譯文:君子謀求的是國家大事,小人謀圖的是自身的私利。謀慮國家大事的人,首先為國家操心;為自身謀慮的人,首先想到自己的私利。這是因為有智慧的人志向深遠,所謀求的目標(biāo)宏大。正因為志向的遠大,才能夠順應(yīng)天意民心。
守之伐之,不如以德伏之。宜遠圖而近取。見先機,善籌劃。
7.譯文:對于這樣的人去防備他們或者是用手段對待他們,都不如用道德來征服他們的內(nèi)心。做一件事情應(yīng)該從長遠考慮,從近處入手。預(yù)見到事情以后的發(fā)展方向,妥善的謀劃。
圣王之舉事,考之于蓍(shi)龜,不如諦之于謀慮;炫之以武,不如伐之以義。
8 譯文:古代明君要出動軍隊想知道結(jié)果,從蓍草和龜甲上面去占卜,不如在謀略上面多加謀劃;炫耀武力,不如用道義去征討對方的內(nèi)心。
察而后謀,謀而后動,深思遠慮,計無不中。故為其諍,不如為其謀;為其死,不如助其生。羽翼既豐,何慮不翱翔千里。
9 譯文:明察事情原委之后再去謀劃,謀劃之后再去行動,只要深謀遠慮,目的就沒有達不到的。所以告訴他什么事情不該做,不如為他謀劃事情;為他去死,不如為他尋找一條生路。當(dāng)你羽翼豐滿的時候何愁不能夠翱翔千里呢?
察人性,順人情,然后可趁,其必有諧。
10 譯文:考察一個人的本質(zhì),順應(yīng)他的欲望,之后就可以趁機開始為自己的謀劃了,隨事情就會順理成章。
所謀在勢,勢之變也,我強則敵弱,敵弱則我強。傾舉國之兵而伐之,不如令其自伐。
11 譯文:所謀求的目標(biāo)在于造勢,形勢轉(zhuǎn)變了,自己的力量強大了,敵人的力量就弱小了;敵人的力量弱小了我才能強大。調(diào)動全國的軍隊去征討敵人,不如讓敵人自己削弱自己。
勇者搏之,不如智者謀之。以力取之,不如以計圖之。攻而伐之,不如曉之以理,動之以情,誘之以利;或雷霆萬鈞,令人聞風(fēng)喪膽,而后圖之。
12 譯文:勇敢的人的爭斗,不如智慧的人的謀略?课淞θ幦。蝗缈恐腔蹃磉_到目的。直接的武力攻伐,不如對他們想講清楚道理,再用感情來打動他們,再用利益來誘惑他們。否則即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對敵人發(fā)起進攻,使敵人聞風(fēng)喪膽,然后再謀圖他們。
實以虛之,虛以實之,以其昏昏,獨我昭昭。
13 譯文:面對真的卻用對待假的態(tài)度,對待假的卻用對待真實的態(tài)度,以此使對方迷惑,而唯獨自己心里明白。
人皆知金帛為貴,而不知更有遠甚于金帛者。謀之不深,而行之不遠,人取小,我取大;人視近,我視遠。未雨綢繆,智者所為也。
14 譯文:人們都知道黃金絲帛貴重,而不知道又比黃金絲帛更為貴重的東西。謀略不夠深遠,行動不久就會遇見很大的阻力。別人選擇小利,我看重志向;人們看得近,我考慮深遠。未雨綢繆,是有智慧的人才能夠達到的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用人卷三】
為政之道,在于辨善惡,明賞罰。倘法明而令審,不卜而吉;勞養(yǎng)功貴,不祝而福。
15.譯文:從事政治的根本規(guī)律在于分辨善惡,嚴(yán)明賞罰。弱國法令嚴(yán)明周全,不用去占卜也是吉利的;出力與有功勞的人得到賞賜,不去祝賀也是有福的。
賢者立而國興;小人立而邦危。有國者宜詳審之。故小人宜務(wù)去,而君子宜務(wù)進。
16 譯文:賢能的人得到重用國家就會興盛;小人得到重用國家就會危亡。國家領(lǐng)導(dǎo)應(yīng)該謹(jǐn)慎考慮這件事情。所以應(yīng)該趕走小人,舉薦君子。
大德容下,大道容眾。蓋趨利而避害,此人心之常也,宜恕以安人心。故與其為淵驅(qū)魚,不如施之以德,市之以恩。
17 譯文:大的德行能夠包容屬下,大的道義能夠容納眾人。趨利避害是人之常情,應(yīng)該寬恕別人使人心安定。所以為了保持清明的政治而驅(qū)除犯錯的人,不如對犯錯的人施以德,用恩會來收服他們。
而誘之以賞,策之以罰,感之以恩。取大節(jié),宥小過,而士無不肯用命矣。
18 譯文:而后用賞賜來勸誘他們,用刑法來威懾他們,用恩惠來感化他們。看重一個人的大節(jié),寬恕他們的小錯誤,這樣有才能的人沒有不肯為你效命的。
賞不患寡而患不公,罰不患嚴(yán)而患不平。賞以興德,罰以禁奸。使下畏罰而利賞,下也;好德而恩進,上也。天下無不可用之材,唯在于所用。
19 譯文:賞賜不害怕少卻害怕不公正,懲罰不害怕嚴(yán)厲而害怕不能服人心。賞賜是為了鼓勵眾人的德行,罰是為了禁止奸邪的事情。使下屬害怕刑法而希望得到賞賜,是下策;使他們喜歡道義而思進取,才是上策。天下沒有不能夠使用的人才,關(guān)鍵在于怎么樣運用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事上卷四】
事上宜以誠,誠則無隙,故寧忤而不欺。不以小過而損大節(jié),忠也,智也。
20 譯文:侍奉上級應(yīng)該以誠相待,誠實就不會產(chǎn)生裂痕,所以寧愿觸犯上級也不可欺騙他。不要因為小的過錯而喪失大節(jié),所以忠誠的人,是智慧的人。
不欺上,亦不辱君,勉主以體恤,諭主以長策,不使主超然立乎顯榮之外,天下稱孝焉。榮辱與共,進退以俱,上下一心,事方可濟。驕上欺下,豈可長久?
21 譯文:不欺騙上級,也不使領(lǐng)導(dǎo)受到屈辱,站在領(lǐng)導(dǎo)的角度來鼓勵他,用深遠的謀劃來勸說他,使領(lǐng)導(dǎo)置身榮耀顯貴的境地,天下人就都會稱贊你了。與領(lǐng)導(dǎo)榮辱與共,共進共退,上下一條心,事情才能夠辦好。對上級傲慢,對下級欺詐,又怎么能夠長久呢?
攻城易,攻心難。故示之以禮,樹之以威,上也。
22 譯文:攻占城池容易,得到人心就困難了。所以帶頭用禮節(jié),這樣樹立威信,是上策。
上怨報之以德,上毀報之以譽,上疑報之以誠。隙嫌不生,自無虞。事君以忠,不涓細流。待人以誠,不留小隙。
23 譯文:上級怨恨你,就用財物去收買他;上級對你詆毀,你就用贊譽來回報他;上級對你猜忌,你就用誠實來應(yīng)對他。這樣沒有間隙,自然就沒有禍患了。對待上級要忠心,一點小事也不能夠馬虎。對待別人要真誠,不要忽略細節(jié)。
為上計,不以小惠,而以長策。小惠人人可為,長策非賢者不能為之。故事之以諛,不如進之以忠。助之喜,不如為之憂。
24 譯文:替上級著想,不要從小利開始,要從長遠去謀劃。小恩小惠人人都可以做到,可是長遠的謀慮只有賢能的人才可以做到。所以用阿諛奉承來對待上級,不如表現(xiàn)出忠誠。讓上級高興,不如為他分憂解難。
思上之所思,而慮其無所思;為君謀利,不如為君求安。思之深,而慮之遠。錦上添花,不如雪中送炭。
25 譯文:想著上級所考慮的,看到上級沒有思考到的;為帝王謀求利益,不如為國君求得太平。思考精深,謀慮深遠。錦上添花,比不上雪中送炭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避禍卷五】
廓然懷天下之志,而宜韜之晦。牙堅而先失,舌柔而后存。柔克剛,而弱勝強。人心有所叵測,知人機者,危矣。故知微者宜善藏之。
26 譯文:胸懷匡扶天下之志向的人,應(yīng)該隱藏起自己的內(nèi)心抱負;牙齒堅硬卻最先失去,舌頭柔軟卻一直保留到人死。柔能克剛,弱能勝強。人心無法預(yù)測,知道別人心思的人往往處境危險。所以能都洞察先機的人應(yīng)該隱藏自己所知道的。
考禍福之原,察盛衰之始,防事之未萌,避難于無形,此為上智。禍之于人,避之而不及。惟智者可以識其兆,以其昭昭,而示人昏昏,然后可以全身。
27 譯文:思考禍福的本源,明察盛衰的始末,在事情萌芽就開始準(zhǔn)備對策,在危難還沒有到來的時候就避開它,這是最大的智慧。平常人對于禍患即便躲也躲不掉,唯獨有智慧的人可以發(fā)現(xiàn)禍患到來前的征兆,心里明白,卻藏而不露,然后才可以保全自己。
君臣各安其位,上下各守其分。居安思危,臨淵止步。故易曰潛龍勿用,而亢龍有悔。夫利器者,人所欲取。故身懷利器者危。
28 譯文:君主和臣子各自安于本位,上下各自堅守本分。居安思危,臨淵止步。所以易經(jīng)上說:,潛龍勿用,亢龍有悔。利器是人們都希望得到的。所以懷有利器的人處境就危險。
宜示之以無而去其疑,方無咎。不矜才,不伐功,不忘本。為人以謙,為政以和,守其常也。
29 譯文:應(yīng)該讓別人看見自己虛假的一面讓他們以為自己沒有,消除別人對自己的猜忌,這樣才沒有禍患。不自夸自己的才能,不炫耀自己的功績,不忘記做人的根本。為人謙和,政事平和,就能夠長久。
有隙則明示之,令其讒不得入;大用而諭之小用,令其毀無以生。
30 譯文:與別人不和之處就公開它,這樣對方就不能夠進讒言了;重用一個人卻對別人說是小用,使得對方無法詆毀。
不折大節(jié),不棄小惠。進退有據(jù),循天理而存人情,此所以為全身之術(shù)也。
31 譯文:不失去大的操守,不放棄給人小的恩惠。當(dāng)進則進,當(dāng)退則退,遵循天理,有含有人情,這就是最好的保身之法。
必欲圖之,勿以小惠,以大德;不以圖近,而謀遠。
32 譯文:一定要得到,不要用小恩惠,要用大恩惠;不要在乎眼前的得失,而要圖謀長遠的打算。
恃于人者不如自恃。自恃者壽,自足者福。順天應(yīng)人,故常在。
33 譯文:依靠別人不如依靠自己。依靠自己才鞥購長遠,容易滿足就能夠幸福相伴。順天應(yīng)人,素以能夠長遠。
自愛者重。危房不可近,危邦不可入。明珠必待識者,寶劍只酬壯士。
34 譯文:自愛的人就能被人敬重。將要倒塌的房子不能接近,將要滅亡的國家不能夠進入。明珠一定要等到能識別它的人(才會被人認同),寶劍只有贈送給(壯士才能夠體現(xiàn)他的價值)。
以賢臣而事昏主,危矣。故明主則諫,昏君則去。不去而隱于朝,宜也。知其雄,守其雌。事不可為而身退,此為明哲保身之道也。
35 譯文:賢能的臣子如果去侍奉昏庸的君主,那他就危險了。所以當(dāng)他遇見圣明的帝王就會規(guī)勸,遇見昏庸的國君就會離開;即使不離開也應(yīng)該隱身于朝廷。擁有剛強的才能,但是需要保持柔順。事情不能強求時候就要全身而退,這就是明哲保身之道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度勢卷六】
勢者,適也。適之則生,逆之則危;得之則強,失之則弱。事有緩急,急不宜緩,緩不宜急。因時度勢,各得所安。
36 譯文:形勢,是需要你去適應(yīng)的。能夠適應(yīng)它的人就能安生,不能夠適應(yīng)它的酒味下了;得到形勢幫助就會變得強大,得不到形勢幫助就
會變得弱小。事情有緩有急,該盡快解決的事情不應(yīng)該拖得太久,該慢慢來的事情不應(yīng)該操之過急。當(dāng)根據(jù)當(dāng)時的形勢分析對策,才能平安無事。
避其銳,解其紛;尋其隙,乘其弊,不勞而天下定。
37 譯文:避開爭斗的漩渦,解除和別人的分爭。尋找對方的破綻,利用對方的弊端,不用費力就能夠安定天下。
勢可乘,亦可造。致虛守靜,因勢利導(dǎo)。敵不知我而我知敵,或守如處子,或勁如脫兔。善度勢者乘敵之隙,不善度勢者示敵以隙。知其心,度其情,察其微,則見其勢矣。
38 譯文:形勢可以利用,也可以制造。淡泊寧靜,因勢利導(dǎo)。讓敵人摸不透我而我卻了解敵人的情況,要么像處女一樣安靜,要么像奔跑的兔子那樣迅速的行動。善于分析形勢的人能夠利用敵人的疏漏,不善于分析形勢的人卻常常把自己的疏漏暴露給敵人。了解對方心里想什么,揣摩他的感情,察覺他不為人知的細節(jié),就可以預(yù)測事情發(fā)展的趨勢了。
觀其變而待其勢,知其雄而守其雌,疲之?dāng)_之,然后可圖。
39 譯文:安靜的觀察對方的變化,同時等待有利于自己的形勢的出現(xiàn),知道雄強,卻安守雌弱,使對方疲勞,并且干擾對方,然后就可以取勝了。
勢可乘乎?勢不可乘乎?智者睹未明,況己著乎,惟在斷矣。智無識不立,無膽不行。
40 譯文:形勢可以利用嗎?形勢不可以利用嗎?智者在事態(tài)還不明顯的時候就洞察先機了,何況那些已經(jīng)很明了的事情,只是在于取舍罷了。智者沒有智慧就不能夠成為安身立命,沒有膽量就不能夠身體力行。
為謀,所重者膽,所貴者智;膽智兼?zhèn),勢則可為。
41 譯文:制定謀略,重要的是膽量,貴重的事智慧;只有膽量和智慧都具備了,才可以去改變形勢。
見宜遠而識宜大,謀宜深而膽宜壯。軍無威無以立,令無罰無以行。威懾之,智取之,膽勝之,則何敵不克,何堅不攻?正勝邪,直勝曲。浩然正氣,而奸佞折。
42 譯文:見識應(yīng)該長遠,智慧應(yīng)該博大,謀略應(yīng)該深遠,膽量應(yīng)該雄壯。軍隊沒有威嚴(yán)就不能夠站穩(wěn)腳,號令不嚴(yán)格就無法實行。用威嚴(yán)來政震懾,用智慧來謀奪,用膽量來取勝,這樣有什么敵人是不可戰(zhàn)勝的,有什么城池時不能摧毀的?正義會戰(zhàn)勝邪惡,正確會戰(zhàn)勝錯誤。胸懷浩然正氣,奸佞小人自然就會畏懼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功心卷七】
城可摧而心不可折,帥可取而志不可奪。所難者惟在一心。攻其心,折其志,不戰(zhàn)而屈之,謀之上也。
43 譯文:城池可以摧毀而人心不可折服,主帥可以擒獲但是其志向不可能被折損。所以困難的地方在于征服人心。攻伐他的志向,摧毀他的意志,不用戰(zhàn)斗就可以使他屈服,是上等謀略。
攻心者,曉之以理,動之以情,示之以義,服之以威。
44 譯文:攻取人心的辦法,首先是告訴對方道理,再用感情來打動他,用義來引導(dǎo)他,用威信來震懾他。
君子好德,小人好利。辨之羞之,恥之,驅(qū)之于德。
45 譯文:君子喜歡道德,小人喜歡利益。辨明這個道理來讓他感到什么是羞愧,什么是恥辱,再用道德來引導(dǎo)他。
移花接木,假鳳虛凰,謀略之道,唯在一心。亂其志,折其鐸,不戰(zhàn)自勝。
46 譯文:移花接木,假鳳虛凰,謀略的道理,只在于征服一個心字。擾亂他的心智,摧毀他的鋒芒,不用和他作戰(zhàn)就能夠獲勝。
治不以暴而以道,勝不以勇而以仁。故彼以暴,我以道;彼以勇,我以仁;然后勝負之?dāng)?shù)分矣。
47 譯文:治理,不要用暴力而要用道義;取勝不要靠勇敢而要靠仁愛。所以別人用暴力,而我用道義;別人用勇敢,我用仁愛;而后勝敗自然就明了了。
攻心之術(shù)多矣。如武穆用兵,在乎一心。亂之?dāng)_之,激之困之,俟之以變,然后圖之。欲得之,先棄之;欲揚之,先抑之。畏之危之,其心必折,計然后可用。
48 譯文:征服別人內(nèi)心的權(quán)術(shù)很多。就像岳飛用兵一樣,僅僅戰(zhàn)場上的攻心之術(shù)就很多。擾亂對方,激將對方,困擾對方,等待變化,然后才可以謀圖他。想要得到,就先要放棄;要想發(fā)揚光大,就先要抑制自己。使對方畏懼,處于危險中,他們的內(nèi)心一定會受到挫敗,這個時候計謀才可以實行。
虛予而實取之。示之以害,其必為我所用。欲得其心,莫若投其所好。君喜則我喜,君憎則我憎,我與君同心,則君不為我異。
49 譯文:表面上給予對方利益實際上是謀圖對自己更大的利益。向?qū)Ψ秸f明利害關(guān)系(拉攏他,講清楚唇亡齒寒的道理),對方就一定會為我所用。要想征服對方的心,沒有比投其所好更好的辦法了。他喜歡的我就喜歡,他厭惡的我就厭惡,我與他是一條心的,他就不會把我當(dāng)外人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權(quán)奇卷八】
善察者明,慎思者智。誘之以計,待之以隙。不治獄而明判,不用兵而奪城,非智者誰為?
50 譯文:善于明察的人能夠看清事物的本質(zhì),善于思考的人能夠正確地選擇。設(shè)下計謀來引誘他,等待他露出馬腳。這樣不用審問就能夠明白的判決,不用出動軍隊就能夠奪取城池,不是智慧的人誰又能夠做到呢?
夫欲行一事,輒以他事掩之,不使疑生,不使釁興。此即明修棧道,暗渡陳倉。
51 譯文:要想做一件事情,要借口其他事情來遮掩,不要讓別人有所懷疑,不要使別人對你要進行的事情產(chǎn)生阻力。這就是明修棧道,暗渡陳倉。
事有不可拒者,勿拒。拖之緩之,消其勢也,而后徐圖。
52 譯文:當(dāng)事情有不可抗拒的時候,就不要抗拒。拖延,延緩,消除它的攻勢,然后再圖謀它。
假神鬼以立威,而人莫辨真?zhèn)巍畏Q天命,其徒必廣。將計就計,就勢騎驢,詭之異之,以伏其心。此消彼漲,此漲彼消,其理一也,不詭于敵而詭于己,己之氣盛,敵氣必衰。
53 譯文:借助鬼神來樹立自己的威信,人們就沒有辦法辨別真假了。借助天命,追隨你的人就一定很多。這邊的減少那邊的就會增多,這邊的增多那邊的就會減少,道理是一樣的。不這樣對待敵人,而對自己人使詐,自己人能士氣高漲,敵人的士氣必然就會衰落。
意欲取之,必先縱之;意欲除之,必先驕之。然后乘其勢矣。
54 譯文:想要征服他,首先要縱容他;想要除掉他,首先要使他驕橫。然后就可以利用形勢了。
敵強則弱之,敵實則虛之。弱之虛之,不我害也。
55 譯文:敵人強大則想辦法使他變得弱小,敵人真正存在就要想辦法同化他不與之較量。敵人弱小了,不存在真正地威脅了,我就沒有什么禍患了。
偷梁換柱,移花接木。妙手空空,彌禍患于無形。釜底抽薪,上樓撤梯,雖曰巧智,豈無大謀?
56 譯文:偷梁換柱,移花接木。運用這樣的手段,在不知不覺中就可以消除禍患了。釜底抽薪,上屋抽梯,雖然有些巧妙的智慧,但是其中怎么能夠不包含大謀略呢?
人構(gòu)我,我亦構(gòu)人。以彼之道,還施彼身。反客為主,后發(fā)制人。
57 譯文:別人陷害我,我也陷害別人。以彼之道,還施彼身。邊被動為主動,能夠后發(fā)制人。
必欲使人為某事,威逼之,刑罰之,利誘之。由遠及近,從小至大,循序漸進,然后可用。
58 譯文:一定要謀人做某件事情,要威脅逼迫他,刑法懲處他,利益誘惑他。由遠及近,從小到大的順序,循序漸進,這樣就能夠順利成章了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謬數(shù)卷九】
知其詭而不察,察而不示,導(dǎo)之以謬。攻子之盾,必持子之矛也。
59 譯文:知道對方的詭詐陰謀卻故意裝作不知道,即便知道了也不表現(xiàn)出來,讓對方走到荒謬的地步。攻擊對方的盾一定要以能夠?qū)Ψ降拿?/span>。(即用對方犯的錯事來詰難他)
智無常法,因時因勢而已。即以其智,還伐其智;即以其謀,還制其謀。
60 譯文:指某沒有固定的法則,因時間形勢而各有不同。就是說用別人的智慧來對付別人,用別人的謀略來圖謀別人。
間者隙也,有間則隙生。以子之伎,反施于子,撥草尋蛇,順手牽羊。
61 譯文:間就是裂痕,有了裂痕就產(chǎn)生了可以被人利用的機會。用你的伎倆反過來施加到你的身上,如同扒草尋蛇,順手牽羊一樣容易。
彼陰察之,我明示之。敵之耳目,為我喉舌。借彼之口,揚我之威。
62 譯文:敵人暗中刺探我的情況,我就公開的展示一些虛假信息。讓敵人的耳目成為替我說話的口。借他的嘴來宣揚我的威信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機變卷十】
身之存亡,系于一旦;國之安危,決于一夕。唯智者見微知著,臨機而斷。因勢而起,待機而變。機不由我而變在我。故智無常局,唯在一心而已。
63 譯文:一個人生死存亡可能取決于某一天的抉擇,而國家的安危也可能決定于某一天頒布的政策。(一步走錯,滿盤皆輸)唯獨只有智者才能夠見微知著,臨機而斷。依仗形勢而興起,等待時機而行動。實際不與我決定但是怎么樣運用時機卻在于我。所以智謀沒有固定的模式,只不過在于心中靈活的運用罷了。
機者變也。惟知機者善變。變則安,不變則危。
64 譯文:時機就是不停變化帶來的某種做事機遇。只有能夠洞察時機的人才能夠住住時機。能夠隨時機而妥善變化就能夠安身立命,否則就會有禍患。
物必先腐而蠹生,事必有隙而讒起。察其由,辨其偽,除其隙,讒自止矣。
65 譯文:東西一定要先腐爛了才會滋生蠹蟲,事情一定是有了裂痕才會滋生流言。審查事物發(fā)生的原因,辨別其中的真?zhèn),阻塞它的裂痕?/span>讒言自然就停止了。
知機者明;善斷者智。勢可度而機可恃,然后計可行矣。處變不驚,臨危不亂。見機行事,以計取之,此大將之風(fēng)也。
66 譯文:能夠看清楚時機的人就是明,善于在時機前取舍就是智。事情可以預(yù)測而時機可以利用,然后計謀就可以施行了。能夠在變亂中不驚慌,面對危難不自亂陣腳。見機行事,靠計謀來智取,這就是大將做事的風(fēng)格。
將錯就錯,以訛傳訛,移花接木,巧取豪奪。敵快我慢,以智緩之;敵強我弱,以計疲之。釜底抽薪,此消彼長。敵緩則我速,敵弱則我強。此亦機變也。
67 譯文:利用敵人的錯誤來向敵人傳播錯誤消息,用敵人的錯誤言論來訛詐敵人,移花接木,巧妙的爭取,勇猛的爭奪。敵人快過我方的速
度,就要用計謀來延緩敵人的攻勢;敵人比我方強大,就要用計謀來拖垮對方。能夠?qū)姶蟮臄橙烁壮樾,就能夠使我方和敵方的勢力此?/span>彼長。敵人的速度變緩慢了,我方的速度相對起來就變快了;敵人的實力變?nèi)跣×宋曳降膶嵙妥儚姶罅恕_@就是事物變化的樞機。
危在我,而施于人。故我危則人危,人不欲危,則必出我于厄難。
68 譯文:我有了危難,就把我的危險強加在別人身上。所以我和別人是一同處于危難之中,人們都須希望危險降臨,就一定會把我從危難中解救出來的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諷諫卷十一】
諷,所以言不可言之言,諫不可諫之諫。諫不可拂其意,而宜恤其情。諫人者宜為人謀,不為己慮。
69 譯文:含蓄的諷喻,是用來說不能夠直接說出來的話的,勸誡不可以勸誡的事情的。勸諫者不可以忤逆對方的意愿,而需要體恤對方的情感。勸諫者應(yīng)該為對方考慮,而不是為自己謀劃。
或激之勉之,以證其不可行也。或諷之喻之,以示其繆。進而推之,以證其不可行也。諫不宜急而宜緩,言不宜直而宜曲。
70 譯文:對受諫人應(yīng)該用激將或者是勸勉,來表達自己的意思;蛘咧S諫或者比喻,來說明對方的謬誤。按照對方的思路推斷下去,來證實對方的舉動不可行。勸諫,不宜操之過急而應(yīng)該緩和一些,言語不能太過直白而最好委婉說出。
嬉笑之中蘊乎理,詼諧之中寓乎道。見君之過失而不諫,是輕君之危亡也。夫輕君之危亡者,忠臣不忍為也。
71 譯文:在玩笑之間流露出道理,在詼諧之中包含道義。如果看到君主的過失而不去勸諫,是輕視君主的危難。輕視君主的危難這種事情,忠臣是不會去做的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中傷卷十二】
天下之至毒莫過于讒。讒猶利器,一言之巧,猶勝萬馬千軍。
72 譯文:天下最惡毒的事物沒有超過讒言的。讒言就像利器,一句巧妙的讒言,就可能勝過千軍萬馬。
讒者,小人之故伎。口變淄素,權(quán)移馬鹿。逞口舌之利劍,毀萬世之基業(yè)。
73 譯文:進讒言,是小人常用的伎倆。用口就可以顛倒黑白,就可以指鹿為馬。用口舌作為利劍,就可以毀掉萬世的基業(yè)。
或誣之以虛,加之以實,置其于不義;或構(gòu)之以實,誘之以過,陷其于不忠。宜乎不著痕跡,欲抑而先揚,似褒而實貶。
74 譯文:或者用無中生有的言論加以誣陷,或者栽贓嫁禍,把對方置于不義的境地。或者用制造事實來陷害對方,或者用利益來誘惑對方犯錯,使他處于不忠的境地。惡語中傷應(yīng)該不露痕跡,想貶斥對方,就要先贊揚對方,看起來是贊揚其實是貶斥。
隨口毀譽,浮石沈木。奸邪相抑,以直為曲。故人主之患在于信讒,信讒則制于人,宜明察之。然此事雖君子亦不免也。茍存江山社稷于心,而行小人之事,可乎?
75 譯文:相信別人口中的是非,就如同相信了石頭可以浮在水面上,而木頭會沉到水底一樣。奸邪小人的言論,能夠把直的說成曲的。所以領(lǐng)帶最忌諱的是相信別人的讒言,一旦相信了別人的讒言就會受制于奸人,所以在這個問題上面應(yīng)加以明察。然而類似的事情即便身為君子也是難免會做的。假如君子心中想著國家大事,但是卻去做小人做的事情,可以嗎?
小人之智,亦可謀國。盡忠事上,雖讒猶可。然君子行小人之事,亦近小人,宜慎之。
76 譯文:小人的某些智慧也可以用在國事上面。為了對領(lǐng)導(dǎo)忠誠,雖然進了讒言也是情有可原。但是君子常常做小人做的事情,也就和小人沒有什么區(qū)別了,所以君子應(yīng)該謹(jǐn)慎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美色卷十三】
亂德則賢人去,失政而小人興。國則殆矣。
77 譯文:搞亂了德行賢人就會離去,政事出現(xiàn)了偏頗小人就會得勢。這樣國家就危險了。
美色置于前而心不動者,情必矯也。然好色不如尊賢。近色而遠賢臣,智者所不為也。
78 譯文:美人在面前而不動心的人,一定是裝出來的。然而喜歡美色不如尊崇賢人。接近美色而遠離賢人,智慧的人是不會那樣做的。
孰謂婦人柔弱?一顰一笑,猶勝百萬甲兵。
79 譯文:誰說女人柔弱?一顰一笑,有時候能夠勝過百萬雄兵。
智者借色伐人,愚者以色伐己。
80 譯文:有智慧的人用美色去攻擊別人,愚蠢的人用美色來討伐自己。
色必有寵,寵必進讒,讒進必危國。然天下之失,非由美色,實由美色之好也。
81 譯文:美人就一定會受到寵愛,受到寵愛就一定會進讒言,讒言一旦被相信就會危及國家。然而失去天下并不是因為美人引起的,而是因為喜歡美人這個弊病引起的。
借美以藏其奸,市色而成其謀,千載之下,綿綿不絕。人主宜詳審之。
82 譯文:借助美色而包藏禍心,出賣色相而成就其陰謀的人,千年以來,綿綿不絕。領(lǐng)導(dǎo)要特別注意這一點。
圣賢事業(yè),非大志者何為?故色賢之分,知其所取舍。是以齊桓晉文,猶為霸主;漢武唐宗,不失明君。
83 譯文:圣賢的事業(yè),不是胸懷大志的人誰能夠擔(dān)當(dāng)?所以好色者和賢君的區(qū)別在于,知道什么時候應(yīng)該要什么,不要什么!所以齊桓公晉文公雖然好色,但還是霸主;唐太宗宋太祖雖然好色,也還稱得上明君。
84 大道之行也,天下為公。
參考資料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文章來源于互聯(lián)網(wǎng) 管理員 收集整理發(fā)布 2019.11.18日